
2024年,全市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项目14848个,交易额802.58亿元,同比增长7.87%,为各类主体节约资金16.49亿元,平台服务质效再上新台阶。
一、完善制度,筑牢交易根基。创新建立招标人主体责任“一书一函”、招标人信用承诺、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等6项制度,相关做法被省发展改革委肯定。制度推行以来,累计有78个工程建设项目在招标活动开始前提交信用承诺书;电子招投标系统自动向招标人推送“一书一函” 200余次;招标人开展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20个。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制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网上交易规则,明确交易程序,建设用地使用权及矿业权出让240宗,同比增长9.59%,交易额229.56亿元,溢价2.53亿元。
二、创新驱动,提升服务效能。积极融入省市一体化交易大格局,联合市行政审批局等部门顺利承接省级“揭榜挂帅”事项2项;完成废旧物资“能进则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评标评审系统应用、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系统“省建市用”信息共享、“区块链”技术应用等省级试点5项。持续推动交易品种不断拓展,完成全市首例水权、公共停车位特许经营权交易项目,交易额14.59亿元。集采机构代理政府采购项目顺利开局,完成市直部门(单位)委托的政府集中采购项目4宗,交易额1662.53万元。
三、服务为本,优化营商环境。建立重点项目进场交易服务帮包机制,一对一明确服务专员,量身定制交易服务方案,开通“进场交易预受理”绿色通道,累计服务重点项目121个,交易额163.29亿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广保函担保模式,保函费率由4‰降至1.5‰,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项目保函替代率82.83%,为391家企业纾解资金1.08亿元;代收建设工程保证金175笔,总金额2246.14万元,实现动态“清零”。免费为评标专家办理“云签”证书827次,免费为企业办理CA数字证书1767件,为各方交易主体减负57.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