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聚焦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小切口”深入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探索建立制度化长效化工作机制,积极营造公平公正、规范高效、阳光透明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
一是持续推进智慧交易服务。依托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实施“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招标投标项目“不见面开标”、“云签”系统使用率为100%。今年以来,为招标投标交易主体不见面、免费办理CA数字证书2117件,为企业节约资金12.7万元。推广应用“标证通”APP,企业可使用手机APP替代实体CA证书参与进场项目交易活动,共免费为企业办理“标证通”177个,为企业节约资金1.06万元。
二是不断夯实招标人主体责任。紧盯问题高发环节,探索建立招标投标制度机制。建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督促招标人严格履行审查职责,防止以不合理条件限制和排斥潜在投标人。制定《招标人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围绕标前、标中、标后3个环节,以清单形式列明招标人主体责任。紧盯招标人代表,印发《关于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代表管理的通知》,明确招标人代表资格条件,制定“两应当、两严禁”行为规范,在评标室张贴悬挂,时刻提醒、约束招标人代表行为。
三是用心用情解决诉求关切。坚持开门搞整治,畅通线索搜集和异议投诉举报渠道,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集中整治事项公告,方便群众参与监督和反映问题。市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集中发布招投标领域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和相关通报2期,扩大集中整治的公开透明度和群众感知度。在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大厅醒目位置设置了举报信箱和“我要投诉举报”展板,受理投诉举报7条,办结5条。开展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一标一评”,收集评标互评表155张,各方好评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