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聚焦化工、建材、机械、轻纺等重点行业,积极谋划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升级项目,争取技改政策支持。截至目前,50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导向目录,23个项目列入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清单。组织20余家市级智能化技改服务商和金融机构开展供需服务对接,为企业量身定制改造升级方案。1—8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幅13.1%,居全省第五位、小组第三位。
二是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动态更新完善“小升规”企业培育库,优化高成长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分门别类建立“高成长 企业培育库”,精准培育单项冠军、“小巨人”、专精特新、创新性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今年以来,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3家,新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5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2家,新增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7 家、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33个。认定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39家,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三是推进数实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双千兆”网络建设,扩大5G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8911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23.27个,行政村覆盖比例达到99.19%。大力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开展数字化培训。积极探索“产业大脑+晨星工厂”融合应用新模式,丰富锂电池制造、机床“产业大脑”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农产品深加工(石榴)“产业大脑”入选省“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枣庄科学教育虚拟现实公共应用体验中心”入选省虚拟现实公共应用体验中心,3件电子产品入选首批省首件套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