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强力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近年来,枣庄市统筹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以“265”产业为基础,将大数据产业作为四大重点产业板块之一,集中资源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业态培育均取得长足进展,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动力、新引擎。
一、做好大数据发展顶层设计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委托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编制了《枣庄市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在政务、民生和产业各领域,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总体思路是三年打基础、五年成格局,全面构建基于大数据为支撑的智慧城市产业体系。二是加强政策保障。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市级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三个重要文件,为电子政务集约化、大数据产业发展及信息项目建设提供了保障。三是加强组织保障。成立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中心),统筹推进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发展。
二、强化大数据发展基础支撑
一是抢抓机遇,争取互联网一级节点落地枣庄。市政府与山东联通、山东电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枣庄上升为省内互联网一级节点,形成了济南、青岛、枣庄三足鼎立格局。2016年,枣庄市被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评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二是推进鲁南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180亩,按照T3+标准建设机房10万平米,容纳机柜8000个,目前一期项目已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营,联通、电信公司已整体迁入,移动公司将于近期入驻,并与阿里巴巴、百度、中兴通讯、浪潮等互联网企业达成合作协议。鲁南数据中心现已被联通集团公司列为集团级云数据基地,成为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正在申报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试点。三是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作为市民关注的惠民工程,一期计划在全市主要广场、车站、景区、BRT站台和重点商圈等59个区域、部署热点238个,目前全市五个区、25个区域已经覆盖无线信号,注册用户超过10万人,实现了免费、安全、高速上网。
三、选准大数据发展突破口
一是完善电子政务云。集中为各级各部门政务网站、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技术支撑、容灾备份和信息共享等服务。截至目前,首批确定的89个市直单位网站和32个业务系统中,92%的网站、72%的业务系统已经或正在向政务云迁移。二是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28家市直部门中,已有26家提报共享目录,其中,市旅服委、工商局、经信委、司法局、地税局、水利渔业局、住建局、商务局、财政局、安监局等10个部门已上传数据100余万条,为政务大数据应用奠定了基础。三是启动十六朵智慧云项目建设。经深入梳理论证,初步确定旅游云、医疗云、社保云、工业云、城管云、食药云、交通云等首批智慧云示范项目,已先期启动。与浪潮、九次方、中兴通信、泛华集团、新奥集团、科大讯飞、东华软件、银江集团、威高集团、正益工场、东方通、易华录等多家公司对接洽谈,围绕智慧云项目建设,在智慧城市、产业大数据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协议。
四、构建大数据产业集群载体
一是积极引入大数据研发机构。在浙大山东工研院设立大数据产业研究中心,吸引更多科研团队和具体项目落户枣庄,为大数据产业招才引智;同时,浪潮旅游大数据研究中心、新奥集团新能源大数据研究院、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枣庄分中心已经落地,为枣庄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打造互联网小镇。项目占地500亩,总投资30亿元,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培育孵化互联网金融、创新孵化、电子商务、产学研转化等产业,全力打造精品互联网小镇。目前,注册运营企业上百家,九次方、开创集团、创客邦、阳光财险、浙大工研院等知名企业落户园区,产业集群效应正在形成。三是打造鲁南大数据产业园区。依托鲁南数据中心,规划建设7万平米的大数据产业园,积极孵化、培育大数据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大数据产业创新引领区、“四新”经济试验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数据应用服务示范基地。
下一步,枣庄市将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大数据产业的重要机遇,以鲁南大数据中心为载体,政务大数据开放共享为突破口,加快大数据产业生态圈培育,推动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深度融合,建设大数据交易中心、数据服务中心等项目,全力打造大数据产业基地和区域性信息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