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着力打造“四大链条”
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学习兄弟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进经验系列报道(二)
淄博市认真贯省委、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决策部署,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高端产业链、高质价值链、高新技术链和高效服务链,建设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一、打造高端产业链。一是搞好顶层设计。聘请罗兰贝格、赛迪等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对全市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纺织、轻工、陶瓷七大传统产业和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逐个“把脉诊断”,明确了重点发展的产业板块、产业链条及相应的企业和项目。组织策划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氟硅材料等27条高新产业链,全市80%的创新成果、85%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80%的省级以上研发机构都囊括在链条中,将成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载体。二是实施龙头带动。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铸链、强链”的核心抓手,重点扶持“双50强”企业(骨干企业50强和创新型高成长企业50强),推动产业成链、链条成群,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中小企业配套的优势产业集群。依托新华制药、金城医药等龙头企业带动形成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制剂的完整链条,培育千亿级医药产业集群;依托东岳集团培育壮大含氟离子膜、有机氟、有机硅产业链,打造600亿级氟硅材料产业集群。三是抓好优质项目。策划实施重大产业项目259个、总投资4221亿元。把“补链、强链”作为引进产业项目的首要标准,引进的国金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中船重工动力电池产业园等项目,将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模和层次;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微机电(MEMS)传感器产业化项目,成为《中国制造2025》2017年16个重大标志性项目之一,将带动形成百亿级MEMS产业链。
二、打造高质价值链。一是抓技术改造。抓住传统产业这一淄博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走好技术改造之路,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价值链高端攀升。今后3—5年,淄博市计划投入技改资金6500亿元以上,对化工、机械、纺织等七大传统产业进行新一轮全产业链、全生产线技术改造,推动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营销网络化,实现产业链整合、价值链重塑。二是抓品牌建设。实施品牌强基工程,以近期入围山东百年品牌企业培育工程的新华医疗、鲁泰纺织、东岳集团、华光陶瓷、卓创资讯等16家企业为重点,支持企业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运营模式创新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以品牌建设促进价值链升级。今后5年力争5家企业进入中国品牌价值500强,1—2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区域品牌和集群品牌。三是抓对标管理。组织实施制造业对标学习德国、创新型高成长企业对标学习以色列、化工行业对标学习台塑集团等专项行动,引导企业精细管理,降成本增效益。全市化工行业已有200余家企业、800余人次赴台塑集团培训,22家企业导入台塑管理体系,企业运行成本平均降低30%以上。
三、打造高新技术链。重点搭建“三大平台”,做好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一是创新研发平台。统筹整合全市研发平台和创新要素资源,围绕突破制约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技术瓶颈,每年重点推动10项重大共性技术研发;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由政府搭建中国(淄博)国际新材料技术论坛等载体,每年邀请100家以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与企业深度对接,今后5年重点支持校企合作新建5家以上国家级研发平台、10家以上产业技术研究院、20家以上院士工作站。二是科枝成果转化平台。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每年促成至少1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高标准建设生物医药、先进陶瓷、电子信息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国家陶瓷新材料创新中心、山东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中科院国家纳米中心、微电子研究所等机构创新成果来淄博转化;依托淄博瀚海硅谷生命科学园、淄博瀚海慕尼黑科技园等海外孵化器,建设跨国技术转移中心,引进转化国内成熟科研成果。三是引技引智平台。与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院所和国家外专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施“大院、大所、大校、大企''招引工程,对引进的国内外一流人才团队,在落实省财政补助政策基础上,市财政再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今年以来中国钢研院、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陆续进驻淄博,布局建设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绿色化工产业科技园等全国一流的技术研究院和产业基地,实现了引资、引技、引智“一举三得”。
四、打造高效服务链。一是建设区域性资本市场。出台《关于支持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引领作用,完善股权、债券、信托、基金等各类机构集聚联动的融资服务体系,做强企业上市培育和股权融资服务,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股权市场。力争到2021年,全市主板上市公司达到3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突破100家,全社会融资总量突破1000亿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升。二是建设鲁中物流“旱码头”。设立每年2000万元现代物流发展专项资金,构建智慧物流体系,发展全供应链模式物流,集中打造远成物流园、传化金泰物流园、鲁中保税物流园等11个专业化物流基地,建设辐射全省的现代物流中心。三是建设鲁中设计创意中心。依托山东工业设计研究院、齐鲁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等平台,开展工业设计创新,通过造型设计、文化植入等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重点打造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20家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国内知名的“设计之城、创意之都”。四是建设信息资讯服务高地。设立智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依托卓创资讯、齐鲁云商、隆众等一批本土信息服务企业,建设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和工业大数据平台,带动发展商务资讯、软件开发、信息服务外包等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业,打造国内一流的信息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