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近期, 省政府研究室在赴贵州省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编写了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现予以全文转发,望有关单位认真研究阅读,充分参考借鉴。要立足枣庄实际,结合先天条件、现有基础、发展空间、比较优势,加强前瞻性研究,坚持以应用为中心,深入挖掘大数据政用民用商用价值,促进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发展,以大数据引领枣庄经济转型升级。
关于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越来越突出。贵州作为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省份,近年来大数据产业异军突起、快速发展。
一、大数据正在成为贵州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
贵州是一个多高原山地和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省份, 长期以来,以煤炭、电力等能源资源传统产业为主。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在深入思考经济发展内在规律、深度把握未来产业发展动向的基础上,依托贵州生态环境、能源供给、气候条件等先天优势,率先在全国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推动和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下, 建立了省大数据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心、云上贵州公司、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一办一中心一企业一智库”的推进机制,形成了“345334”的总体工作思路。即:围绕回答“数据从哪里来、数据放在哪里、数据谁来使用”三个问题,坚持“数据是资源、应用是核心、产业是目的、安全是保障”四个理念,重点打造“基础设施层、系统平台层、云应用平台层、增值服务层、配套端产品层”五个层级产业链,发展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三类业态,实现“以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以大数据推动转型升级、以大数据服务改善民生”三个目的,建设“国家级大数据内容中心、大数据服务中心、大数据金融中心、大数据创新中心”四个中心。
在政府强力推动和市场充分运行的基础上, 贵州在全国完成了一系列首创之举,率先获批建设首个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贵阳大数据技术创新试验区,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开放的云上贵州系统平台,率先设立全球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率先制定大数据发展应用地方法规, 率先举办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和峰会,率先举办云上贵州商业模式大赛,率先创建大数据资产评估实验室并推动大数据资产评估标准化等。2016年,贵州引进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项目400个,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35%,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0%,大数据与三次产业加快融合,为引领和推动贵州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在大数据产业驱动下, 近5年贵州经济增速连续排名全国第三位,年均增长11.6%。2015年,贵州 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万元,首次达到世界银行定义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标准水平。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计,到2025年, 大数据三大业态对贵州GDP的贡献将达到14.9%,届时贵州人均GNP将达到7万元,接近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国家标准水平。这意味者,贵州通过发展大数据,将在十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标准水平到高收入国家标准水平的跨越。
二、贵州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立法、标准、政策、机构保障。 坚持立法先行,先后出台实施《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条例》、《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等一批地方性法规,初步建立了有利于大数据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突出标准引领,成立了全国首个大数据标准委员会—贵州省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制定四项地方标准,参与制定两项国家标准,编制了一批制度规范。完善政策支撑,2016年印发《关于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意见》,以及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7个系统性试验实施方案和工作推进机制等“1+8”文件。2017年,发布《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2020年)》,带动和引领了大数据产业发展。强化机构推动,成立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正厅级),将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的有关数据资源管理、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发展(除电子信息制造业外)、信息化(除“两化融合”外)等职责,整合划入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兼任。
(二)加强底层构建,完善基础设施、关键技术、重要平台支撑。基础设施方面, 2015年开始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会战,深入推进“光网贵州”、“宽带乡村”、“数聚贵州”建设和“满格贵州”行动,加快构建“出省宽、省内联、覆盖广、资费低”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今年将建成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进入国家网间互联互通顶层架构。关键技术方面, 重点引进一批关键技术企业群, 突破或改进原有的大数据组织和存储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推动数据创新、技术创新、数据再利用,设立“安全靴场”组织专业黑客进行攻防演练,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和规范。目前,高通、惠普、微软、戴尔、甲骨文、思科、百度、腾讯等一批大数据企业在贵州落户。重要平台方面, 2014年贵州省政府开始建设“云上贵州”系统平台,推进政府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开放和利用。2016年,贵州实施政府数据“聚、通、用”攻坚会战,将已建成的法人单位、人口、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四大基础库,实施整合共建无缝共享, 485个政府部门的应用系统顺利接入“云上贵州”系统平台,超过7760万条数据成功互联互通。同时,建立了公共数据开放负面清单制度, 以及公共数据共享开放风险评估制度。 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共享开放的数据进行分析、 挖掘、 研究, 开展大数据开发和创新应用 。
(三)善于无中生有,全面布局大数据产业链条。贵州大数据产业起始于2013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电信运营商将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落户。四年来, 贵州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数据核心业态从无到有、关联业态快速发展、衍生业态全面发展, 大数据全产业链加快构建。 现有核心业态企业128家、关联业态企业16295家、衍生业态企业3491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84家。一方面,大数据新兴业态加快发展。例如,云平台建设,三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贵安新区数据中心正式商用,世界互联网龙头企业数据中心和中国地区云服务项目、华为全球私有云数据中心等龙头企业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共引进国家部委、行业及标志性企业各类数据资源45个。大数据加工、安全,贵阳启动建设大数据清洗基地,贵安新区贝格大数据加工基地投入运营,贵阳经开区大数据安全基地初步建成, 集聚了20多家大数据安全企业。大数据交易,建成全球首个数据交易机构—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累计交易金额1.2亿元。服务外包,贵阳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成为全国第五大产业集聚地,累计签约投运规模达10万席,建设规模达15万席。另一方面,新兴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坚持运用大数据培育发展新动能, 拓展发展新空间, 推动大数据在全行业、全环节、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一批新兴企业利用大数据,迅速成长为行业标杆。例如,货车帮的会员从几十万发展到260万,大幅降低了货车空驶率,每天平台运费交易额高达80亿元, ETC白条业务每日余额由去年底的“零”增长到1.6亿元,成为“独角兽”企业。白山云作为国内首家做云分发、云存储、云聚合的服务提供商,已积累100多家互联网企业客户,两年来销售额增长50多倍。
(四)强化应用推广,广泛深入推进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贵州坚持以应用为中心,深入挖掘大数据政用民用商用价值,以大数据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服务民生社会事业。
商用方面。推动大数据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启动“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坚持以大数据改造提升三次产业,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工业领域。利用大数据帮助企业找“痛点”、开处方、促合作,形成一批试点示范项目。近三年来,贵州两化融合指数全国排名上升6位,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40.5%。服务业领域。发展智慧旅游,打造全域旅游全平台,助推旅游业实现“井喷”。发展电子商务, 推动电子口岸、 跨境电商和贸易单证电子化, 2016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34.7%。发展智慧物流, 打造省级物流综合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专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农业领域。建设农业云服务平台,推动“网货下乡”“农货进城”“黔货出山”,吸引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运营企业入驻。2016年, 农村电商交易额增长27.1%,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0%。
政用方面。依托“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在政府治理、司法改革、民生事业等领域涌现出数据铁笼、智慧法院、社会和云等一批大数据的应用模式, 提升了政府的决策能力、 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例如,开发的“数据铁笼”,保证权力运行全程电子化、处处留“痕迹”,让权力在“阳光”下清晰、透明、规范运行。贵安新区为推动审批局和职能部门无缝衔接、流程再造, 积极构建审批云、监管云、监督云、招商云、证照云、分析云“六朵云”平台,集审批、服务、监督、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分析于一体,实行“一章审批、一网审管、一单规范”,实现了人工监督向数据监督、事后监督向过程监督、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的转变。
民用方面。贵州将大数据资源深化运用到扶贫、医疗、旅游、社区、食品安全等领域,例如,开发的“食品安全云”,将原来分散在政府部门、检测机构、企业、公众等各个环节的数据汇聚起来,消费者只要扫描商品条形码,就能得到食品信息、检测结果。建设的“医疗健康云”“智能交通云”“教育云”等,都大大促进了数字惠民 。
(五)积极先行先试,不断优化大数据创新发展的“实验田”环境。贵州坚持把营造大数据创业创新环境, 作为推进“双创”、吸引人才的重要举措,着力营造先行先试、共同创新、容许试错、包容失败的“实验田”环境。一是搭建会展交流平台。积极打造贵阳“数博会”等国际会议会展交流平台,连续三年举办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和峰会, 积极对接全球大数据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企业,引导国内外企业加强大数据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合作。今年的数博会已升格为国家级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二是培育创业创新主体。创建了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大数据资产评估实验室、贵阳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28个,成立创业孵化和投资机构23家,建成科技企业解化器(大学科技园) 36家,在孵企业1899家。三是搭建创业创新平台。搭建“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中国国际信息创客大赛、中国国际数据挖掘大赛等创业创新平台,承办国家“数聚华夏 创享未来”全国数据创新行活动。2017年中国国际数据挖掘大赛为参赛选手组织提供了14个政府开放数据平台约9000个数据集, 1600多个数据接口。四是出台引才政策。不断完善大数据人才引进政策, 支持柔性引进外国知名专家和著名学者。例如, 引进领军型人才,当年给予每人100万元奖励;第二年、第三年项目达产并实现预期效益目标的,继续给予100万元奖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可分类享受200平方米、120平方米、不低于80 平方米的住房。去年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显示,贵州在全国大学毕业生流入地排行榜中位居第7。今年4月,腾讯发布全国各大城市年轻指数,贵阳排全国第2。
三、几点启示和建议
贵州在发展大数据过程中,虽然抢得先机,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例如,产业人才引进不足,留住人才较为困难;数据内容主要以政府数据为主,商用数据特别是产业数据采集困难;大数据应用主要局限在政府管理和民生建设,商业应用发展水平较低;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大数据的认识跟不上,数博会以省级对接为主,基层对接不足,等等。和贵州比较,我省传统产业基础雄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速,大数据采集、加工、利用的空间广阔、潜力巨大。目前,我省正在谋划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可以从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实践中获得很多启示 。
(一)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有战略眼光, 贵在先行先试。新动能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无中生有”,而且成长迅速。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最大优势是“先天先行先试”,即依托先天优势,最先付诸行动,率先实践探索。加快培育新动能, 需要加强对“四新”经济的战略分析和科学预判,先知先觉,因势利导。建议:一是立足我省实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摸底排查,结合先天条件、现有基础、发展空间、比较优势,加强前瞻性研究,明确产业发展重点,集中人力物力扶持,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二是对大数据、数字创意、共享经济等未来可能引领经济发展的新经济业态, 保持足够的敏感性和政策包容性,尽快完善顶层设计,加快底层构建。
(二)大数据是战略性产业, 大数据新兴业态特别是核心业态还处在起步阶段。大数据已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性资源, 作为“未来的新石油”,将带来层出不穷的新商业模式和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目前全球大数据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我国大数据产业刚刚起步,综合性数据平台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大数据服务将成为未来公共服务的最重要载体,数据采集、存储、加工、服务等环节也将催生大量新业态,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建议:一是深化对大数据战略性基础性的认识, 聚焦农业、制造业、海洋经济、文化等重点领域,尽快启动建设一批综合性的大数据基础性平台,推动生产资源、创新资源集聚整合与共享。二是对我省大数据相关企业进行摸底排查, 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政策, 加快培育数据来集、存储特别是加工、 服务等新业态。 三是适应未来大数据交易规模扩大的趋势,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数据交易所。四是建设一批大数据技术创新试验区和产业集聚区, 支持济南、青岛申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促进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发展。
(三)大数据应用有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山东大有可为。拥有大数据不等于占有市场, 应用才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我省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大数据应用市场潜力很大。大数据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可以实现传统产业智慧化, 是推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重要途径。建议:第一,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数字农业、智慧能源、智慧旅游、智慧物流等新型业态,促进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提质增效。第二, 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利用大数据, 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促进全产业链生产技术更新、商业模式创新。第三,建设农业云服务平台, 完善衣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一批农业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加快农村“新六产”发展。
(四)政府数据是一座富矿,加快“聚、通、用”利国利民利商。政府掌控着海量的政务、民生、商业等数据,整合这些资源,进行脱敏清洗后共享,对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完善民生服务体系、推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一是依托我省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云上山东”系统平台,以政府数据共享为切入点,推进各级政府数据资源整合,打破部门、层级之间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倒逼政府职能优化。同时,吸引省内外企业单位等将自身拥有的数据迁入“云上山东”系统平台,加快民生、商务、产业、社会、公用事业等各领域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二是依托政府数据建设各类服务云,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养老等,促进民生服务均等化、精细化、普惠化。
(五)发展大数据等新经济,政府作用不可或缺,完善推进机制刻不容缓。“四新”经济通常没有明晰的产业界限,跨界的特征明显。贵州之所以成立大数据管理局,就是因为大数据产业覆盖三次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传统的经信职能无法满足有关管理服务。由此类推,发展其他“四新”经济,大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政府的“放管服”应该是动态的,在做好政府职能“减法”的同时,也需要在经济发展的空白地带做好“加法”文章,有针对性地及时“补位”。建议:一是根据发展“四新”经济的需要,可以在省级层面设立常设的议事协调机构,保证政府推动的强度和效率。二是支持地方根据本地实际,针对关联性强、覆盖面广的新产业,设立相应的职能机构,例如大数据管理局等,履行相应管理服务职能。三是加强与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重要通讯运营商的战略合作,建设一批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创新平台、数据中心,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