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领导访谈
政风行风热线--关于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诚信建设、粮食物价
2022-09-13

    倾听百姓声音关注民生民情这里是政风行风热线》。

今日嘉宾——市发改委党组书记刘中波

共同来到直播间的还有市发改委副主任陈魁秦魁。

今天刘书记将和大家共同探讨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诚信建设粮食物价等相关话题

听众朋友如果您想了解我市有关重点项目谋划建设经济运行等方面有关情况或者对枣庄市的发展对市发改委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都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33111613312400参与到我们的节目中来手机用户可以编辑数字301加上您的留言直接发送短信到106287879网友可以登录新浪微博或者微信平台搜索枣庄市民热线关注留言与今天参加热线的嘉宾互动交流

主持人刘书记您好

刘书记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大家早上好

1、主持人:2021年我市吹响“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号角,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各项指标比往年都取得较大进步,市发改委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怎么评价?

刘书记:2021年面对宏观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六稳”“六保”落地落实,全市经济稳中向好、质效双升,“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取得明显成效,新旧动能转换突破成势,高质量发展加力提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主要可以用四个“好”概括一是指标进展二是项目建设三是战略实施四是民生改善

2、主持人:指标进展的好那就要靠各项数据来比较了。从哪些数据可以看出进展好呢?

刘书记:指标进展主要看这几个方面: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951.57亿元,增长8.3%,增速居全省第8位,为16年来最好位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居全省第10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居全省第10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9%,居全省第7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增长16.4%,居全省第7位,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7.1%,居全省第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居全省第3位;进口总额增长80.1%,居全省第1位。全市重点调度的15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1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10位。

3、主持人:刘书记刚刚说到第二好就是项目建设的好。工业振兴靠的是项目的带动,我市在抓项目方面如何发力呢?

刘书记: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不动摇,181个省、市级重点项目提前4个月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全年完成投资74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6倍。青啤(枣庄)智能制造产业园、智光通信产业园二期、芯恒光电子信息产业园等92个项目竣工投产。30个项目纳入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库,蟠龙河综合治理一期二期水利工程建成,京台高速改扩建、新台高速二期、世纪大道建成通车,惠民铁路开通运营,枣庄机场、庄里抽水蓄能电站、京台新台连接线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京杭运河二级航道整治、港口一体化发展有序推进。

4、主持人:战略实施“好”指的是什么战略?这个好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书记:去年以来,全市纵深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6+3”现代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2424亿元、增长26%。机床及矿山装备智能制造、全域旅游2个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联泓新科、精工电子、威达重工3家企业获评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全市“四上”企业达到2351家,增长18.9%,纳税过千万元企业282家,其中过亿元企业24家。山能鲁化、潍焦薛能、联泓新科3家企业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枣矿集团营业收入突破1600亿元,丰源轮胎、丰元化学、盛隆化工、泰和水处理等6家企业进入中国石化企业500强。锂电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实施,锂电产业联盟成功组建,绿色能源发展集团成立,全省首个锂电储能电站—华电滕州公司储能项目一次送电成功,投资200亿元的欣旺达锂电池及配套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建设步伐加快。

5、主持人:经济发展最终要惠及于民,这就是刘书记刚刚说的第四个好了,就是民生改善的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刘书记: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3.99万人。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突破283万人、44万人、42万人。大气环境不断改善,PM2.5平均浓度改善18.2%PM10平均浓度改善11.7%。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打造美丽乡村路120公里,累计建成各级美丽乡村997个,完成清洁取暖改造11.8万户。城市建设不断提速,打通城市断头路11条,新建、改造燃气管网114.7公里、供热管网32公里,改造老旧小区192个、建成棚改安置房2万套,新建、改造公园游园24个,新增城市绿化节点100处、停车泊位1.1万个。公共服务不断增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5所、幼儿园35所,枣庄学院新校区喜迎新生,课后延时、营养餐配送等“四项服务”惠及中小学生24.5万人。科创绿廊全面开园,中心文化场馆建成启用。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全年完成接种727万剂次,325万人完成全程接种。

6、主持人:枣庄“两会”刚刚闭幕,张宏伟市长做的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吹响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跨越发展的冲锋号。市发改委下步将如何聚焦“两会”抓好工作落实?

刘书记:蓝图已绘就,重在抓落实。市发改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两会精神,牢固树立“快就是大局”意识,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引领,聚焦“重点工作提升年”和“六大提升工程”,全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稳定和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深化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创新举措努力打破要素“天花板”。抓紧抓实省市重大项目开工、推进,推动年内新开工50亿元以上项目25个以上。突出锂电首位度,加快推进欣旺达锂电池、丰元锂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泰和磷酸铁锂高端正极材料等产业项目和临滕高速、枣庄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谋划一批补短板、增后劲、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大盘子”。

二是确保全市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研判,定期分析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就“两高”项目限制、能耗煤耗制约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研究对策建议,确保全市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次前移,努力实现“保十争五奔前三”的目标。

三是加快重点任务攻坚突破。抢抓“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机遇,落实好煤炭消费压减和能耗“双控”任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争创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统筹推进“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的落实,加快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四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落实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及资源地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积极创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市。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主动对接淮海经济区,推动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争创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加强粮食和物资储备能力建设,确保全市粮食供应安全,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7主持人:项目建设是投资增长的“压舱石”,是经济发展的“支撑点”。2021年我市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那么2022年谋划的重点项目有什么新特点?请刘书记给我们介绍一下。

刘书记好的。市发改委于20219月下旬开始征集筛选2022年市重点项目,经论证、审查及多方面征求意见后,筛选160个项目,形成2022年市重点项目名单,以市政府文件正式印发。项目总投资2375亿元,其中年度投资计划414亿元,今年市级重点项目主要突出了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项目数量实现突破。项目个数比去年增加40个,同比增长33%,项目总投资、年度投资计划分别增长23%24%。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较2021年增加5个。

二是项目质量稳步提升。重点突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121个“6+3”现代产业体系项目入围市重点项目名单,占项目总数的75.6%,同比提高15.6个百分点。

三是新开工项目持续增多。160个市重点项目中,新开工项目91个,分别比前年及去年增加27个、20个,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新开工项目总投资980.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5.6亿元,占比分别为41%57%

四是政策衔接更加紧密。围绕锂电产业发展谋划项目,助推实现我市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和绿色安全新能源典范城市目标,倾力支持锂电产业加快发展,谋划23个电池材料、电池制造等方面的锂电产业类项目列入市重点项目名单。高度重视现代水网、综合立体交通网、现代物流网等“七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谋划29个“七网”项目列入2022年市重点项目名单。

另外,令人欣喜的是,今年我市107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名单,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个,占全省总数的5.4%,提高1个百分点。项目总投资1479亿元,年度投资计划274亿元,分别增长23%26%,项目数量、质量实现新突破。

8主持人:听到刘书记对今年重点项目的介绍,我倍感鼓舞,对今年经济社会向好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但我还有一点疑问,那就是今年市发改委将采取什么措施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刘书记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在项目建设方面,我们将积极主动,抓进度、抓管理、抓谋划、抓服务,努力把工作做在前面,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

首先,我们将持续深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制定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工作方案,健全完善市级领导联系帮包、项目推进专员、重大项目建设联席会议等机制,成立要素保障专班,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努力破解要素制约瓶颈、打破要素“天花板”,为项目建设提供精准快捷高效服务。全力抓好107个省级重点项目、16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日常调度、梳理汇总、归口分类和数据管理,压实项目专员、帮包部门和属地责任持之以恒抓开工、抓推进、抓投运,确保应开工率、应竣工率达到100%

其次,我们将持续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争取枣庄机场可研报告早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尽快开工建设。扎实做好济枣高铁、枣徐铁路和庄里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准备工作,开工建设京台至新台高速台儿庄连接线,加快实施济枣线、枣欢线等国省道改建项目,全面推进“四库两河”连通工程,实施西城区水系水环境治理工程,开工建设蟠龙河三期水利项目。围绕“两新一重”,全力加快5G基站、数字经济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最后,我们将持续做好对上政策资金争取。在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资金、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领域,盯紧靠上、锲而不舍,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工作,主动对上汇报争取,争取更多上级资金落地枣庄,服务我市项目建设。今年首批专项债券66.65亿元已发行完毕,在全力加快已发行专项债券项目建设的同时,将继续加强专项债券项目谋划争取,力争年发行额度突破100亿元。

9主持人: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山东要坚定不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聚焦“五年取得突破”目标,狠抓“三个坚决”,严控“两高”、优化其他,拓展动能转换空间。那么能不能请刘书记简要介绍我市动能转换取得的成就及下步工作重点?

刘书记好的。2018年我省对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提出“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工作目标,我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力发展“四新”经济,做大做强做优“十强”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市连续三年获得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优秀等次,连续两次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闯出了老工业基地浴火重生的“枣庄路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加值增长40.7%,新能源新材料增长12.6%,高端化工增长18.3%,高端装备增长34.2%。锂电产业增加值增长55.1%。工业投资保持稳定,工业投资增长7.8%,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34%;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2%,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网上销售活力显现,限上商品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销售额增长161.1%,比上年同期提高68.8个百分点。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发展到650家,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72.5亿元,增长30.2%,台儿庄古城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二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2.6%,较2018年提高10个百分点。国家级创新平台作用充分发挥,泰和科技技术中心30余项研发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新增省级创新平台39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6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5家。“揭榜挂帅”“科技副总”制度深入实施,济南大学枣庄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中建材(枣庄)新材料产业中试基地等3个中试基地入选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三是重大战略落地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出台,全市36个专项规划印发实施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制定贯彻落实意见25个项目纳入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积极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接棒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轮值工作,全方位推进交通、文旅、生态、产业等领域深度融合,实现职称互认、信用互认、公积金异地核查、电子证照跨域共享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继续坚定不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聚焦“五年取得突破”目标,狠抓“三个坚决”,严控“两高”、优化其他,拓展动能转换空间。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分类处置两高项目,落实四个区分要求严格五个减量替代,实施一张清单管理强力推进两高项目节煤技改,两高项目能耗实行封闭运行、自我消化、自我平衡,遏制盲目新上两高项目。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推动新兴产业壮大规模、增量崛起,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手段,大力开展改造提升工程,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活力迸发,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突破。

10主持人:我们都知道,2021年康力医疗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诚信之星”,我市也评选了枣庄诚信之星。想请刘书记给我们介绍下,关于诚信体系建设有哪些新的思路呢?

刘书记:好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去年12月,印发了《枣庄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我们将主要围绕9个方面加快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健全信用制度体系,提高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以贯彻《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为契机,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标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进程。

二是优化信用基础设施,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加快推进信用平台网站一体化建设,构建标准统一、层级多元、覆盖全面的一体化信用信息归集、数据治理、应用服务和业 务管理体系,实现信用信息深度共享。

三是完善信用联合奖惩,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治理。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鼓励各方力量广泛参与,依法依规推进奖惩措施落地见效,努力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诚信社会环境。

四是构建信用监管机制,推动信用信息广泛应用全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拓展信用创新应用场景,推动形成全社会知信、守信、用信的新格局。

五是深化政务诚信建设,提高政府效率和公信力。坚持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守信践诺,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 建立健全公务员诚信档案制度,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六是加强个人诚信建设,健全社会共同参与机制完善个人公共信用档案,推动个人信用积分管理制度建设,拓展以个人信用积分为基础的信用信息应用场景,着力使诚信成 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七是培育信用服务市场,规范信用服务机构发展。大力培育信用服务机构,促进信用服务市场发展,加强信用服务行业自律和监督管理,确保信用服务行业规范发展。

八是保护信用主体权益,促进信用建设健康发展。健全信用主体权益保护机制,优化信用信息异议处理机制,深化开展信用修复活动,强化信用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切实保障 信用主体合法权益。

九是普及诚信宣传教育,奋力擦亮“诚信枣庄”品牌。深化诚信文化建设,加大诚信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发挥诚信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诚信教育活动,打造具有枣庄特色的诚信文化品牌。

11、主持人:上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开篇内容就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再次对粮食工作进行强调,足以看出粮食安全工作的分量。刘书记,市发改部门是如何保障我市的粮食安全的?

刘书记:好的。粮食安全大如天,今年中央一号文件5次提到“粮食安全”,把粮食安全放在一个尤为突出的位置。市发改委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全力确保地区粮食生产稳定供应安全。

一是落实地方粮食收购储备任务。严格执行粮食收购政策,积极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2021年全市累计从生产者购进粮食227.86万吨(其中夏粮收购60.93万吨,国有企业收购量居全省第二位),坚决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构建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体系,制定《枣庄市成品粮油储备管理暂行办法》,落实成品粮储备1.24万吨,食用油1800吨。

二是强化责任确保粮食存储安全。认真开展政策性粮食库存和粮食质量安全排查,我市各类粮食库存账实相符、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在全省粮食安全责任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三是提升粮食信息化管理水平。对市、区(市)两级储备粮存储库点安装动态监测系统,并与省平台互联互通,确保有关数据实时上传上报。